针对京津冀地区持续高温天气,23日下午,中国气象局召开高温天气新闻通气会。
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公众服务首席柳艳香表示,高温天气对健康带来最直接的不利影响是高温中暑。按照中暑程度的不同,可以将中暑分为先兆中暑、轻度中暑和重度中暑。在出现先兆中暑和轻度中暑症状时,会出现头痛、头晕、口渴、多汗、四肢无力发酸、注意力不集中、动作不协调等症状,如果及时转移至阴凉地方,补充水分,症状就会缓解。
【资料图】
但如果出现重症中暑,可能引发心律失常、昏迷、惊厥、横纹肌溶解、急性肾衰竭、肝衰竭、低血压、休克、心力衰竭、肺水肿和脑水肿。重症中暑,尤其热射病造成死亡的风险很大。
热射病也有两种类型,一种是劳力型热射病,主要由于高强度体力活动引起机体产热与散热失衡导致,常见于夏季户外剧烈运动的健康青年人,比如在夏季参训的官兵、运动员、消防员、建筑工人、快递员等;另一种是经典型热射病,主要由于被动暴露于热环境引起机体产热与散热失衡而发病,常见于年幼者、孕妇和年老体衰者,有慢性基础疾病或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。另外,闷热不通风的室内、未开空调的车内也是经常发生中暑的场所。
高温天气下人体大量汗出,造成血液黏稠度增大,血流速度减慢,导致心脏负荷增加,心脑血管疾病的促发风险也随之增大。
高温天气提醒
1、高温时段非必要不外出。因为在正午时候太阳直射,也是最热的时候,如果要出门,健康风险是非常大的,所以如果要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护,比如说太阳伞、太阳镜、防晒衣等,要选择一些宽松、轻薄以及浅色的衣物,以帮助身体散热。同时需要提醒的是,也不要因为过度防晒而引发中暑,比如说有些人包裹得太严实,反倒导致身体的热量散发不出去,导致容易中暑。
2、不要等到口渴了才喝水。因为在高温天气里人体大量出汗,体内的盐分排出到体外,由于大量的汗排出造成体内的水盐平衡失调,引起电解质的紊乱,所以要随时补充含有盐和矿物质的饮品,及时补充身体流失的水分和电解质。同时,要避免饮用含酒精、咖啡因以及大量糖分的饮品,少食多餐,多吃一些清淡且容易消化的食物,且不要过多吃冷饮,因为人体体内温度是一个恒温的状态,如果过量吃冷饮的话,会引起胃肠道的不适。
3、户外工作人群注意工作强度。暴露在热环境中的户外工作者,应该尽量避开中午太阳直射的最热时段,同时也要减轻劳动强度,放慢劳动速度;户外中等强度的作业者,每个人应该15分钟至20分钟喝一杯水,一杯水大约200毫升至300毫升。
4、体弱人群尽量待在室内。对于一些体质虚弱的人群,比如老人、儿童、孕妇,还有一些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,应该尽量待在凉爽的室内,避免长时间暴露在热环境中造成身体不适,同时也要尽量减少活动,多注意休息。
5、空调温度保持26℃最适宜。尽管天气很热,室内或车内的空调不要开得太低,大约保持在26℃左右就可以。因为室内温度太低,室内外温差太大,会引起血压不稳定,或者一冷一热也容易引起身体不适,容易得感冒。
6、车内别放易燃易爆品。高温天气下,车辆停在户外,车内的温度也会很高,对人的影响也非常大,所以在开车之前,要打开车门先通风,车内的空调不要开太低。车内不要放置一些易燃易爆的物品,比如打火机、瓶装水等,这些物品受到高温影响很容易燃烧或者爆炸。
7、高温避免情绪中暑。高温天气不仅会造成身体中暑,还会造成情绪中暑,会使人体产生心情焦躁、焦虑等现象,所以在天热的时候,一定要保持心情愉快,尽量待在凉爽的室内环境里,避免情绪烦躁。
标签: